《论语》 第二十三课、以不教民战
子曰:”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“
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,那种不行善人之道,用残、杀企图使民众战栗、恐惧而治理国家的,就是遗弃、背叛民众,而最终页将被民众所遗弃。这一章,从反面更有力论证了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子箴言”善人、胜残去杀“的必要、合理性。
哀公问社于宰我。宰我对曰:”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,使民战栗。”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鲁哀公向孔子的宰我问“土地神的祭祀”宰我自我聪明道“夏代用松木,殷代用柏木,而周代用栗木是为了借谐音使民战栗。”孔子听到,就告诫:”正成的事不要妄加评论,既成的事就不要徒劳劝告,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“。不咎,咎的本意是灾难,不是追究。

—— 孔子缠解论语

心得评论

相关句子推荐 换一换

喜欢句子“《论语》 第二十三课、以不教民战子曰:”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...”的用户可能也会喜欢下面的句子:

本句子“《论语》 第二十三课、以不教民战子曰:”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,那种不行善人之道,用残、杀企图使民...”共有336个字。如果你喜欢本句子并且有同样喜欢的其它好句子推荐,欢迎 发布新句子

一个标题+简短的介绍+精选几个您喜欢的同类句子,就可以轻松制作属于您自己的句集,展现个性,寻找共鸣。

开始制作句集

收录该句子的句集

必填

必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