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观地说,人都应该是同类,但主观上是否人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呢?那可不一定。针对这种现象,您提出了“不知类”这个概念,并在多处提到了这个概念,后人对此也有种种说法。您能告诉我们“知类”和“不知类”的真谛吗?

孟子:所谓“不知类”,大致有两个意思:一是不知人与禽兽的区分,即把人混同于一般的禽兽,只强调“食色性也”,而忘记了此外还有更本质的东西;二是不知小人与大人的区分。我说过:“体有贵贱,有小大…养其小者为小人,养其大者为大人。”(《孟子。告子上》)宋代朱嘉解释体之贵贱大小时说:“贱而小者,口腹也;贵而大者,心志也。”这就是说,只知道追求口腹之乐的人,最后只能沦为小人。

—— 孟子

心得评论

相关句子推荐 换一换

喜欢句子“客观地说,人都应该是同类,但主观上是否人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呢?那可不一定。针对这...”的用户可能也会喜欢下面的句子:

本句子“客观地说,人都应该是同类,但主观上是否人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呢?那可不一定。针对这种现象,您提出了“不知类”这个概念,并在...”共有303个字。如果你喜欢本句子并且有同样喜欢的其它好句子推荐,欢迎 发布新句子

一个标题+简短的介绍+精选几个您喜欢的同类句子,就可以轻松制作属于您自己的句集,展现个性,寻找共鸣。

开始制作句集

收录该句子的句集

必填

必填